本文提出了一种实时高效的汉语声母识别新方法。采用声母二次识别的策略, 即先用五个时域特征参量将声母分类, 然后用语音分布知识及模板匹配法对类内元素进一步进行处理以最后确定识别结果, 这种新方法已应用于基于声、韵识别的汉语声控打字机, 它也适合于不认人识别系统, 本方案已在IBM PC/XT、286等机上实现, 经训练识别率可达95%以上。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1]L.R.Rabiner and R.W.Schafer, Digital Processing of Speech Signal.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78
[2]Xu Bingzheng, Du Minghui and Qiu Wei, "Chinese Speech Controlled Typewriter", ICSP'90, pp.505-508, Oct. 1990.
[3]陈永彬, 王仁华, 语言信号处理,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
[4]齐士铃, 张家禄, 汉语普通话辅音音长分析, 声学学报, Vol.7, No.1, 1982年第一期.
[5]吴立忠, 汉语普通话辅音分类的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86
[6]高惠琴, “用1/3音节作匹配基元研究汉语单字音识别”, 电声技术, pp.1-5, 1989 第一期
[7]倪立民, 语言学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