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一种手写体汉字识别的基元选定及抽取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面向计算机对于二维图形的处理能力, 从汉字的整体结构出发, 选定了易于处理的十六种基元, 辅以特定的抽取方法, 还讨论了特征选择与重码问题的关系, 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1]陈增武、金连甫, 汉字信息处理,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2]郑易生, 电脑汉字形码科学体系初探, 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语文出版社,1988.
[3]刘迎建、戴汝为、张立清, 基于神经元网络的手写体汉字特征选择,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Vol5,No.7,1992, P37-44
[4]王力德, 对汉字字形规律的再认识, 中文信息学报, Vol5, No1, 1991, P52-58
[5]KEH-JIANN, CHEN KUO-CHUN LI AND YEONG-CONG CHENG, A SYSTEM FOR ON-LINE RECOGNITION OF CHINSES CHARACTERS, International Jura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2, No.1, 1988, P139-148.
[6]刘庆波, 基于学习和理解的手写体汉字识别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已录用待发表.
[7]四角号码新字典, 商务印书馆, 1992年2月第9版·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