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汉字认知模型与形码方案设计
何克杭
PDF(1188 KB)
全部
题目
摘要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DOI
高级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刊物介绍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读者中心
当期目录
在线预览
高被引文章
下载排行
过刊浏览
读者注册
读者登陆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作者须知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编辑部办公
自荐审稿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留言板
常见问题(Q&A)
征订启示
Email Alert
PDF(1188 KB)
中文信息学报
››
1995, Vol. 9
››
Issue (3)
: 11-26.
汉字认知模型与形码方案设计
何克杭
作者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
{{custom_zuoZheDiZhi}}
{{custom_authorNodes}}
{{custom_bio.content}}
{{custom_bio.content}}
折叠
History
+
Published
1995-06-15
Issue Date
1995-06-15
摘要
本文在深入分析人类识别汉字认知模型的基础上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系统地应用于汉字编码的形码方案设计的全过程。首先根据汉字认知模型提出三条相似性原则, 对汉字末级部件进行合理归并;第二, 根据人类联想记忆特征对部件进行科学分类;第三, 运用短时记忆的组块理论和汉字构形理论制定汉字拆分规则;第四, 运用图式理论制定汉字编码规则。整个方案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 达到较好的规范性、易学性与快速性。经一批试点学校的试验证明, 按认知理论研制的编码方案不仅有易学、易记的特点, 而且能促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 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引用本文
EndNote
Ris (Procite)
Bibtex
导出引用
何克杭.
汉字认知模型与形码方案设计.
中文信息学报
. 1995, 9(3): 11-26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1]张普著“汉字部件分析的方法和理论”, ICCIP/83论文集(3)
[2]张侃, 陈一凡, “汉字键盘输入的认知模型”, 中文信息学报, 1991年第4期
[3]直秉彝, “见字识码”文汇报, 1978年
[4]钱伟长等, “汉字宏观字形编码(钱码)” ICCIP/87文集(1)
[5]叶楚强, “汉语言文字信息场和模式转换”,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一届学术会议, 1981年6月
[6]陈一凡等, “键位相关速度当量的研究”,中文信息学报, 1990年第4期
[7]陈一凡, 张鹿, “键位分布合理指数与动态平均码长综合指标的自动测定”,中文信息学报, 1991年第1期
[8]陈爱文,陈朱鹤, “汉字编码的理论与实践”, 学林出版社, 1986年8月
[9]潘德孚, “汉字字形编码方案研究”, 1993年
[10]郑易里, “JN9号汉字26键输入码方案”, ICCIP(83)论文集(2)
[11]李慧勤,“计算机汉语输入技术的研究”, 能源部电力科学研究院博士论文,1989年1月
[12]钱伟长等, “一种新颖实用的汉字编码及中文系统”, 中文信息学报, 1987年第4期
[13]傅永和, “汉字结构及其构成成分的分析和统计”,中国语文, 1985年第4期
[14]傅永和,“汉字的结构”, 语文建设, 1991年第9期
[15]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统一部首表”, 1983年公布
[16]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语文出版社, 1989年
[17]傅永和主编,“汉字属性字典”语文出版社, 1989年9月
[18]李公宜, 刘如水主编, “汉字信息字典”, 科学出版社, 1988年12月
[19]彭聃龄等著, “认知心理学”,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0年1月
[19]彭聃龄主编, “语言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11月
[21]常宝儒著, “汉语语言心理学”, 知识出版社,1990年10月
[22][苏]S.M.维里契科夫斯基著“现代认知心理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8年3月
[23]汪安圣主编, “思维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3月
[24]彭聃龄,“阅读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9年第5期
[25]谭力海, 彭聃龄, “汉字的视觉识别过程:对形码和音码作用的考察”, 心理学报, 1991年第3期
[26]郭德俊等, “汉字字形特征及使用颇率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收入《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研究进展》一书,成都科学出版社
[27]谭立海, 彭聃龄, “语境与中文语词的特征分析“, 心理学报, 1989年第4期
[28]彭聃龄, 谭立海, “词频和语境在汉语双字词视觉识别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心理学杂志, 1987年第4期
[29]谭立海, 彭聃龄, “中文语词识别的过程, 对语境和词频的作用机制的探讨”, 心理学科学通讯, 1989年第2期
[30]国家教委,“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993年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
PDF(1188 KB)
Accesses
Citation
Altmetric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摘要
引用本文
参考文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