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信息处理”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张岩,艾斯卡尔·艾木都拉,米吉提·阿不里米提
    2024, 38(1): 166-172.
    摘要 (50) PDF (1871 KB) (44)
    端到端语音识别技术不需要文本和语音序列的强制对齐过程,且比传统语音识别系统有着更为简单直观的结构和更好的适应能力,它不需要精准的发音词典,在资源匮乏语言的语音识别研究中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该文在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链接时序分类(CTC)的基础上,实现维吾尔语不同粒度的端到端的语音识别系统,且在较少的语料库(THUYG公开语料库)上将该方法和传统的HMM语音识别框架进行比较。单音素基础上端到端方法的表现超过传统HMM-GMM框架,CER下降10.6%,而且经过稍微减少冗余后的以单字符作为建模单元的端到端语音识别系统对比基于三音素的HMM-GMM系统CER下降2.23%。对于资源匮乏语言,粒度单元的优化方法将是提高性能的下一个研究目标。
  • 高羽,熊一瑾,叶建成
    2022, 36(11): 169-176.
    摘要 (314) PDF (1503 KB) (374)
    数据的长尾分布问题是NLP实践领域中的常见问题。以语音合成前端的多音字消歧任务为例,多音字数据的极度不均衡、尾部数据的缺乏,影响着语音合成系统的工业实用效果。该文观察到,汉语多音字的分布在“字符”与“字音”两个维度上都呈长尾特性,因此该文针对性地提出一种二重加权算法(Double Weighted, DW)。DW算法可分别与两种长尾算法: MARC,Decouple-cRT结合,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在开源数据和工业数据上,DW算法较基线模型和两种原始算法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准确率提升,为多维长尾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与借鉴思路。
  • 梁仁凤,余正涛,高盛祥,黄于欣,郭军军,许树理
    2022, 36(10): 167-172.
    摘要 (364) PDF (4244 KB) (421)
    当前的语音识别模型在英语、法语等表音文字中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然而,汉语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汉字与语音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但拼音作为汉字读音的标注符号,与汉字存在相互转换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汉语语音识别中利用拼音作为解码时的约束,可以引入一种更接近语音的归纳偏置。该文基于多任务学习框架,提出一种基于拼音约束联合学习的汉语语音识别方法,以端到端的汉字语音识别为主任务,以拼音语音识别为辅助任务,通过共享编码器,同时利用汉字与拼音识别结果作为监督信号,增强编码器对汉语语音的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线模型,该文提出的方法取得了更优的识别效果,词错误率降低了2.24%。
  • 郭铭昊,解焱陆
    2022, 36(1): 163-172.
    摘要 (422) PDF (4045 KB) (506)
    近年来,发音属性常常被用于计算机辅助发音训练系统(CAPT)中。该文针对使用发音属性的一些难点,提出了一种建模细颗粒度发音属性(FSA)的方法,并在跨语言属性识别、发音偏误检测中进行测试。最终,得到了最优平均识别准确率约为 95% 的属性检测器组;在两个二语测试集上的偏误检测表明,相比基线,基于FSA的方法均获得了超过 1%的性能提升。此外,还根据发音属性的跨语言特性设置了对照实验,并在上述任务中测试和分析。